富增收。农业机械化改变传统耕作方式,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的优势十分明显。合作社连片耕种的公顷土地,现在只用原来劳动力的20就可以搞定,其它80的劳动力都可以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另走生财之路。由于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今年仅秀水村就有300多名劳动力获得解放,或进厂务工,或外出打工,或在家创业,都拓宽了致富门路。进本地园区企业务工人数达120人,可实现增收200万元;新增赴外打工人员180人,可实现增收350万元;从事牧业和二、三产业的人数也增加了10。预计今年,这个村农民人均收入可接近8000元,比上年增长20以上。
f二是保护了生态,促进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过去,由于使用小型机械耕作多年,农村普遍存在耕地土壤板结、保水保墒能力差、作物产量不高、抗灾能力弱的问题。现在,由于使用大型机械,搞好深松整地、根茬还田和秸秆过腹,这些问题没有了,农业生产的生态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实践表明,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土壤的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节约水资源。此外,秸秆青贮、根茬还田作业还能避免秸秆焚烧、减少污染,非常有利于发展农村生态种养殖业,这些都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三是启发了群众,促进了学习型镇村建设和农民科技素质提升。改变粗放耕作方式,运用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劳动强度小,作业效率高,投入成本低,生产质量优,得到群众一致认可。随之而来的,是群众对“第一生产力”理念的再提升,由村而镇,引发了一场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镇里每次搞培训,总是座无虚席,农民参加培训非常踊跃。特别是一些小年轻的,确实改变了“喝小酒,看小牌,扯闲白”的不良习惯,有空就泡进村图书室读书,养成了学科技的好习惯。四是积聚了实力,促进了镇村公益事业建设和民生条件的改善。村集体经济基础原来并不好,基本没有收入来源,并负有一定债务,长期处在“没钱办事”的状态。所以无论是基础设施条件,还是民生福利待遇,都不能与我市好的地方相比。
f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使村上有了机械设备等大量固定资产,并被作为合作社的集体股,使村集体有了公益金提取渠道。应当相信,随着机械化经营的发展壮大,这个村的集体积累会越来越多,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民生条件将得到不断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将得到有效提高。(四)近期计划双山镇在实施农业机械化上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