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秦统一文字的政策
10.《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
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纳贾谊这一“治安策”主要体现为()
A.采纳董仲舒建议B.实行郡国并行制
C.颁行推恩令
D.设立刺史官职
11.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
在,左在阳陵。”将帅发兵时必须左,右半符验合后方能生效。上文“右
在”后面的“”应是(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12.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
可以团结全国中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
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f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14.中国古代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的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15.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16唐高祖时期,国家要对大运河一些淤塞的河段进行疏通,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7宋太祖“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哪一社
会问题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政
C.朋党之争
D.农民起义
18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
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殿阁大学时作为侍从顾问
B.设置军机处大学士以备顾问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19.明代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20.秦汉以来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①从郡县制发展为分封制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