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绪论
一、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所指及研究对象
1、时间所指。从时间上讲,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五四至1949年这一时期在中国出现
的“文学思潮”。这里特别提到“时间”的所指,是因为,“现代”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学中
是一个特指,特指五四至1949年这一时期。
2、内容所指。从“内容”上讲,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指的是什么呢?
这一点国内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现代中国文学中出现的某
种社会思想倾向。
但在实际研究中又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内容的所指理解
得很宽泛,认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五四以后中国各种文学事实中出现的有一定影响的
思想倾向;
另一种则将其所指理解得相对狭窄,认为是指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文坛出现的各种有
特色、有一定影响(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文学主张。
由此也就形成了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和不同的研究格局。
前者(即宽泛的理解),既从理论形态出发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又注意结合一定
时期有影响的、能体现某种文学主张的创作进行阐述,在两者的结合中揭示现代中国各种“文
学思潮”的内涵、特点、规律。
后者(狭义的理解),则主要以各个时期有影响、有特色的文学主张为研究对象,着
力从理论形态中剔析各种文学思潮的特点、规律。
体现这两种格局的代表性著作:
1、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
上海生活书店1939年。(后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再版。)
这可以说是最早系统地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专著,影响也很大。本专著就认
为“文学思潮”主要指文学主张。本书的研究对象就主要是理论主张。这部著作,保留了很
多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值得参考。
2、魏绍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年7月。主要以理论主张为研
究对象。观点则代表了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大陆学术界“社会学与历史批评”的基本倾
向。
3、许怀中《鲁迅与文艺思潮流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也主要以理论主张为研究
的对象来阐述“文学思潮”的特点。本书标上一个“流派”,是很有匠心的。在研究理论时,
主要谈“思潮”;研究创作时,又注意谈创作。
4、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讨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既研究理论主
张,又注意创作。因为是“思潮流派”的论集。
5、刘增杰等《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16卷)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包括
《悲壮的沉落》、《晨光微明时分》、《从新潮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