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V0Rkc
19dhef
fc15cuk1
其中,01lfc105,01d
omc102
式中,,:系数;
d
om:锚栓外径;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当fcuk不小于45Nmm2且不大于60Nmm2时,应乘以降低系数095。hef:锚栓有效锚固深度;
c1:锚栓与混凝土基材边缘的距离;lf:剪切荷载下锚栓的有效长度,lf取为hef,且lf不大于8d;
综上所述,V0Rkc
135dhef
fc15cuk1
100,V0Rkc
19dhef
fcuk
c151
120
2、
A0cV
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第6117条
计算公式:A0cV
45c12
45602
2000式中c1见下图
3、AcV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118条A:单根锚栓,位于构件角部,且h大于15c1、c2不大于15c1时下左图
f计算公式:AcV15c115c1c2B:双栓,位于构件边缘,且h不大于15c1、s2不大于3c1时下右图
计算公式:AcV3c1s2h
B:四栓,位于构件角部,且h不大于15c1、s2不大于3c1、c2不大于15c1时下图计算公式:AcV15c1s2c2h
4、sV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119条
计算公式:sV
0703c215c1
,当计算值大于
10时,应取10。
5、hV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120条
计算公式:hV
15c112,当计算值小于h
10
时,应取
10。
5、V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121条
计算公式:V
1
cosV
2
si
V25
2
式中,V:剪力与垂直于构件自由边方向
轴线之夹角,V不大于90°。当V大于90°时,只计算平行于边缘的剪力分量,背离混凝土基材边缘的剪力分量可不计算。
f因此,V
1
cosV2
si
V25
2
1
cosV
2
si
V25
2
6、ecV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122条
计算公式:ecV
1
12eV
3c1
,其值大于
10时,应取10。
7、reV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123条
A:不开裂混凝土或边缘为无筋或少筋的开裂混凝土,reV应取为10;
B:边缘配有直径d不小于12mm纵筋的开裂混凝土,reV应取为12;
C:边缘配有直径d不小于12mm纵筋及间距不大于100mm箍筋的开裂混凝土,reV应取为14。
另外,根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124条,位于角部的群锚,应分别计算两个边缘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并应取两者中的较小值作为群锚的边缘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综上所述有:VRkc
VR0kc
AcVA0
cV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