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害、罢工、动乱,甚至局部战争等意外事件的战略性储备。欧佩克为了影响油价抢占市场份额,也曾主动以降低或提高剩余产能为手段使产量在短期内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对已建成的产能来说,这只需要打开或关闭阀门等现有设施,较容易做到。
2、本世纪初欧佩克国家石油剩余产能的变化
由于紧临需求迫切的市场,石油进口国没有或仅有少量剩余产能,因而全球剩余产能主要出现在石油输出国,特别是欧佩克国家。按照美国能源信息署EIA2011年中期发布的报告,图1给出了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变化与国际原油
f价格走势的关系。显然,2011年后半期和2012年的数据带有推测性,但之后的发展证明其推测基本正确。
图中的油价为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价格,为了更贴近欧佩克国家出口的实际情况,本文下段中使用的是迪拜原油价格。2001年和2002年全球供需形势承袭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供应相对宽松但动荡较大、油价低迷的态势,迪拜原油两年均价为2326美元bbl。长期积累的市场劣势使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由约300×104bbld上升到2002年中期650×104bbld的峰值。2003~2006年的4年间需求较旺,迪拜原油均价升至5819美元bbl,这使得长期陷入经济窘迫的欧佩克国家有了喘息的机会,不仅大量动用剩余产能而且大力开发新产能,从而使欧佩克国家的剩余产能下降到20年间的最低区间,2004年后期甚至仅有约80×104bbld。2007年和2008年两年间,以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为代表的地区动荡和金融巨鳄的大肆炒作使油价疯涨,迪拜原油均价达到8128美元bbl,2008年一度冲到140美
f元bbl的峰值。全球各油气公司都抓住时机尽力提高产量,使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由2007年初的230×104bbld下降到2008年后期的100×104bbld。换言之,即使在世界石油市场油价畸高、名义需求极旺之时,欧佩克国家仍有约100×104bbld5000×104ta的剩余产能。在2009~2012年的4年间,油价再度攀升至高位并窄幅震荡,期间迪拜原油均价为8868美元bbl,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则相对稳定在350×104bbld左右见图。具体来说,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在2010年12月为465×104bbld,2011年10月下降至280×104bbld,2012年8月短期至180×104bbld,2012年9月和10月为200×104bbld,2013年4月为260×104bbld,2013年末为400×104bbld。总体上看,EIA在2011年中期对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此后两年的预测基本正确。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分析的剩余产能在欧佩克国家内分布很不均衡。委内瑞拉为代表的所谓鹰派国家包括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往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