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授课教案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了解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历史,微生物学研究对象、任务和微生物的一般特点和作用,理解微生物学对人类生产实践活动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地位等。重点:本章的重点主要是要求掌握微生物学几位重要的奠基人对微生物学的主要贡献,微生物的几大共性特点是什么。难点:微生物的一般特点和作用。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列举大量的事例,使学生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对人类做出的贡献;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用丰富的图片和视频材料加深学生的认识。第二章原核微生物8学时教学目标:理论上主要掌握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生物学功能以及繁殖过程、特点和菌落特征;掌握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方法。实验技能掌握基本的细菌涂片和染色技术。重点:本章的重点是细菌,其次是放线菌:了解原核微生物分类的特点和方法以及食品中常见的细菌种类。难点:微生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课时安排:8学时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细菌5学时第二节放线菌2学时第三节其它类群的原核微生物1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授课,引入大量图片描述各种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视频演示革兰氏染色的步骤。教师提问、启发引导,还要利用比较教学法,对不同的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等作比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要求学生课下查阅文献资料,掌握食品中常见的细菌种类及其特征。第三章真核微生物教学目标:掌握霉菌、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生物学功能以及繁殖特点和菌落特征;了解食用菌菌丝和子实体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及生活史;了解食品中常见的霉菌、酵母菌的种类。重点:了解食品中常见的酵母、霉菌的形态结构。难点:微生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课时安排:6学时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霉菌2学时第二节酵母菌2学时
f第三节食用菌2学时第四节真菌分类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授课,引入大量图片描述各种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授课中教师适时提问,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了解常见食品中的霉菌、酵母菌种类和作用。第四章病毒教学目标:主要讲述病毒粒子、核心、衣壳、衣壳粒、核衣壳、包膜等基本概念,病毒结构的螺旋对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