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三个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我们生活的地方;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本册教学内容在落实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的“螺旋上升”共涉及到时,“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四大模块的内容,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不同生活领域之间的交叉关系,着重从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设计单元主题。二、学情分析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本学期将从学生学习习惯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集体,在集体生活中要有责任感。2、面对困难不退缩。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3、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学习优秀人物的品质,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愿望。4、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爱家乡、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能力: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困难,自我调节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行为习惯。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学会访问、调查等学习方法。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f知识:1、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知道生活学习中会有困难。知道怎样做才能建立同学间真挚的友谊。知道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知道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有不同的方法。2、让学生了解读图、识图常识,辨认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3、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有关问题,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四、教学措施:1、从人道的角度出发,尊重儿童的差异与感受。如:在涉及到家庭、父母、亲情的教学时,要考虑自己班上是否有离异家庭,怎样做才能使部分学生的自尊不受到伤害。2、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要让班上所有学生都有参与教学过程的平等机会。学生的平等参与不仅是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理重要的是为使他们都感受到老师和其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