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营造现代化教学氛围,实现教师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营造学校科技、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
7、建设和谐大气、雅致整洁的校容校貌
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人文底蕴。形成校园环境与学校目标相一致的文化格局。
三、工作重点
1、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
─7─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职业行为
以有序、激活、创新为治校方略。进一步理顺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是支持,教育即服务”的管理思想。促使各种规范不断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根据新的时代要求,依据适用、高效、删繁就简的原则,构建学校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导向、激励作用。促进学校的发展,获得教师的认同。
f建立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机制,校务公开制,通过对外设立校长接待日,对内设置校长信箱等多种形式,使全体教职员工和热心的学生家长以主翁的责任感参与学校管理,形成教职工参与管理,参与决策,实施监督的民主化管理体系。
2改革内部机制,激活创造潜力
积极稳妥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职、责、权、利”相统一的并能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内部管理长效机制,明确工作价值,利益导向机制,基本实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如:调整重建各种奖惩机制,制订“学校若干问题的规定”等。
3提高干部履责能力,加强干部梯队建设
对学校的领导与管理,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与管理。因此,学校领导与各级负责人必须认清形势,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倡新的工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全体干部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各履其职、各尽其能,学校
─8─
推行分层责任管理,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树立科学、民主、开放的富有个性的管理思想,提高改革创新、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等意识和行为能力,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运作。成为学校积极进取和谐发展精神的先行实践者。
逐步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干部动态管理机制,为后备干部的选拔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4发挥校园信息化功能,促进学校管理的高效运作
充实校园信息化硬件,全面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达到现代教育对学校管理网络信息化的要求。
f2、坚持教育科研,为实施素质教育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1完善机制,提供保障。
客观分析我校教育科研现状,把认识统一到“教改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上,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管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