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案分析
病案(一):患者王某,男,43岁。患者平素饮食不节,1周前因过食肥甘厚味后出
现咳嗽,咳痰量多色白,晨起加重,痰出咳减,自服清热化痰止咳颗粒未缓解,咳嗽,
咳痰日渐加重,咳痰粘稠,黄白相兼,粘稠难咯,伴胸闷气喘,气息粗促,胸部胀满
而痛,口渴,神疲,纳差,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诊断咳嗽痰热郁肺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主方清金化痰汤。
药物黄芩10g山栀10g桔梗10g麦冬10g桑白皮10g贝母10g知母10g栝蒌仁
10g橘红10g茯苓10g甘草6g
病案(二):患者初起症见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
懊,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右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
腻,脉弦数。
诊断阳黄热重于湿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主方茵陈蒿汤加减。
药物茵陈30g大黄10g栀子12g陈皮12g枳实
10g茯苓15g
病案(三):王某,男,30岁,素体脾胃虚弱,胃脘不适,纳差,四肢欠温,倦怠乏
力。1年前因冒雨后,全身浮肿,发烧,小便不利,经治疗后浮肿基本消退,症情缓
解,但晨起仍有眼睑浮肿,乏力身困等症。10天前,又因受湿,病情加重,现症见
全身浮肿,下肢肿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
倦肢冷,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诊断:水肿脾阳虚衰阴水
治法:温阳健脾,化气行水。
诊断依据:患者在浮肿前有脾胃虚弱之症,1年前患过水肿阳水又复感湿邪致
全身浮肿,下肢肿甚,按之凹陷故诊为水肿属脾阳虚衰的阴水。患者素体脾胃虚弱,
中阳不振,运化失司,又复感湿邪,引动内湿,内外合邪水湿内停,致水液潴留,泛
滥于肌肤故全身浮肿,小便短少;阳气不足,湿浊沉着,故下肢肿甚,按之凹陷;脾
f虚运化无力,故脘腹胀闷,纳少便溏,脾虚则面色不华;阳不温煦故神倦肢冷;舌淡
苔白腻,脉沉缓是脾阳虚哀,水湿内聚之征。
主方:实脾饮加味药物:干姜5g附子5g先煎草果仁10g白术15g茯
苓20g炙甘草5g大腹皮15g木瓜10g木香10g厚朴9g黄苠30g姜枣为引
病案(四):患者主因反复水肿20年来诊,现症见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
不起,心悸,气促,腰部酸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苍白,舌质淡
胖,苔白,脉沉迟无力。
诊断水肿肾阳衰微证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
气丸合真武汤。
药物熟地12g山萸肉12g山药12g茯苓12g丹皮12g泽泻12g附子6g肉桂
6g车前子包30g牛膝12g
病案(五):患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