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女,68岁。患者有三十余年高血压病史,自服降压药维持血
压,但血压时高时低,1月前因精神紧张后突发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
歪斜。在某医院诊断为脑出血,经用中西医治疗患者神志清醒,血压恢复正常。但仍
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伴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心悸,
手足肿胀,舌质淡紫,脉沉细弱。
诊断中风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活血,扶正祛邪
病机分析患者素体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瘀血痹阻脑脉,清窍被蒙,故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痹阻经脉,故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面色苍白,气短乏力,
口角流涎,自汗,心悸,手足肿胀,舌质淡紫,脉沉细弱均为气虚之象。
方药补阳还五汤。
药物黄芪240g当归6g赤芍6g川芎6g桃仁
6g红花6g地龙6g
病案六:患者王某某,女性,48岁,工人。2天前因进食不洁食物后开始出现腹痛,
大便次数增多,一日十余次,大便中夹有粘液脓血,赤多白少,便后腹痛暂减,但随
f即腹痛复作,伴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小便短少而赤,伴发热,微恶寒,舌红,苔黄
腻,脉滑数。体检腹部广泛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化验血常规WBC11×199L,
粪常规红细胞,脓细胞,粪培养可见志贺氏菌生长。
诊断痢疾湿热痢2分
治法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1分
病机分析因饮食不洁,湿热之邪乘机入侵,蕴结于肠,与气血相搏结,肠络受
伤,故痢下赤白脓血;肠道传导失常,故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少而赤,舌红,
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下注之象。2分
方药芍药汤。药物黄芩10g黄连10g大黄10g当归10g芍药10g木香10g
槟榔10g肉桂3g甘草3g
病案七:患者症见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腹胀满,得热稍舒,周身困重,怯
寒肢肿,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苔白腻水滑,脉弦迟。
诊断鼓胀寒湿困脾证
治法温阳散寒,化湿醒脾。
方药实脾饮。
药物附子6g干姜9g白术12g木瓜12g槟榔10g
茯苓15g厚朴12g木香10g草果12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10枚
病案八:患者于1天前主因暴饮暴饮后开始出现腹部胀满疼痛,拒按,不欲饮食,
大便臭秽,便后腹痛稍减,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体检全腹轻度压痛,无反跳
痛及肌紧张。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腹痛之饮食停滞证。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枳实导滞丸加减。药物大黄10g枳实10g黄芩10g黄连10g神曲10g
白术10g茯苓10g泽泻10g
病案九:患者女性,58岁。主因左胸膺部疼痛3天来诊,现症左胸膺部刺痛,固定
不移,入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