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个问题,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我觉得诗歌最后道出的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师:学习黄河的伟大与坚强,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这确实是作者的心声,读到这,我们都会热血沸腾,并将保卫祖国作为至高的誓言,下面让我们面对黄河说一句心中的誓言,颂扬伟大的黄河吧。(板书教学目标四颂扬:让我们美美地说。)
f生:黄河,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儿女因为你而骄傲自豪!师:声情并茂,激情高昂。生:黄河的苦难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师:牢记: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发奋图强,让伟大的祖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黄河,你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师:黄河啊,母亲!生:黄河,以她不朽的流淌,构筑成中华民族的主动脉。师:运用喑喻,形神兼备。师:我们永远以黄河为自豪,让我们再来一起朗读诗歌,共同赞颂黄河,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配乐,一生领读朗读词,师生齐声诵读歌词。)师:(激昂、深情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侮。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为使我们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下课。名师点评李昌翠老师执教的《黄河颂》属诗歌教学范畴,在课堂上体现了诗歌教学的特征。全课由“感受→诵读→品析→说话”四部分组成,思路清晰,结构完美;并且,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了示范、点拨和指导;还有一个最突出的优点,“特别舍得给学生时间”。这节课的弱点表现在:个别细节的处理不够深入。在朗读教学上,应抓住课题中的“颂”和课文内容中的“赞”来组织,重要的是读出“赞”“颂”的语气,这可以从关键的词、短语式的句、呼告语以及层意的把握等方面来训练。“读出语气”是本课朗读教学的一个“抓手”。在“说话”这个教学环节,话题显得比较大,不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句式说话:“作者写黄河,就是写”。这样,更便于学生联系文本,理解文本,并使教学紧扣住文本。(余映潮)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