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必修4本节课“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将从五个方面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思路2教材分析3学情分析4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5教学流程一、教学设计思路:新课程标准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此为宗旨,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合,并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本节课正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充分利用互动工具,让学生动手实践、思考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意义上做到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对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激情,快乐学数学。(2)注重信息反馈,坚持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当学生接触新知周期性、单调性、值域等性质时以及利用性质画出图象时,要引导学生多思、多说、多练,要充分暴露他们所遇到的知识障碍,并在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中,不断的得到解决,使知识深化。二、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单位圆中的正弦函数线和诱导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应用的考察,也是后续学习正、余弦函数性质的基础。对函数图像清晰而准确的掌握也为学生在解题实践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小节内容是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本章知识的重点,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要想让学生深刻理解三角函数性质和图像,就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大胆去实践,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三、学生情况分析:知识上,通过高一对函数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图技能,能够类比推
理画出图像,并通过观察图像,总结性质。心理上,具备了一定的分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形成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另外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在小组中尽量搭配合理,在练习和作业中注意分层,另外学生对观察正切线得出函数单调性以及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作图有困难,要加强指导。四、鉴于以上认识,确定本节课的(一)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研究掌握正弦函数图像及其画法;掌握余弦函数图像;深刻理解五点作图法中五点的本质。利用正切函数已有的知识(如定义、诱导公式、正切线等),自己或合作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