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或表达观点,教育管理服务部门可以将其作为常规表达渠道的有益补充,透过网络自组织了解事态和民意,并加以适当引导,促进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服务管理水平。这种亲民的姿态、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问题的及时解决,彰显了学校良好的教育服务管理能力,客观上可以帮助教育管理服务部门赢得好感,树立公信力,从而降低网络舆情爆发的概率及扩散的程度和速度。4对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启示一是尽可能将网络青年自组织纳入学生工作体系,加强对其引导、扶持和管理,促进网络青年自组织与传统青年组织的相互融合和相互转化。要主动吸纳网络青年自组织的负责人或骨干进入传统青年组织;要将网络自组织文化建设视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网络评比的方式,促进网络青年自组织创品牌、争先进,使之与高校文化建设同频共振。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二是加强舆论主体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自律意识。网络信息泥沙俱下,高校应充分认识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网络信息,树立社会责任与道德良知,不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盲从盲信信谣传谣,不跟风炒作推波助澜。尤其要重视对网络青年自组织负责人和骨干的网络素养培养。三是倡导网络参与,积极构建高校师生网络自我管理团队。高校应认真分析学生参加网络自组织的目的、活动方式和行为特征,遴选思想端正、群众基础较好、能力较强、有服务意识的师生组成高校网络舆情自治团队,并通过微博、QQ、微信、论坛、贴吧等各类形式的网络自组织,创设平等、信任、理解的舆情空间,发挥意见领袖和网络评论员的引导作用。四是要加强各种力量的参与协作,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的联动应对机制。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协同参与,互通信息,联动应对。一般来讲,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小组由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保卫处、网络中心等部门参与,但教务处、后勤处、就业指导中心等多个职能部门与学生利益也息息相关,这些部门也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对有关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上报。除此之外,高校应积极调动师生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发挥他们与学生直接交流的优势,加强危机“缓冲带”的建设。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高校网络舆情研判及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3B445)的成果之一参考文献1魏超新媒体技术发展对网络舆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