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保证。调查显示,根据中青联发20051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要求,高校党政领导要把团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检查、评估、考核校、院系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要支持共青团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根据学校规模和工作需求,要充分保证共青团工作正常开展的需要。在校学生数在10000人以下的学校,校团委专职团十部的编制不得少于5人;10000人至25000人的学校,不得少于9人;25000人以上的学校,不得少于12人,分校区较多的学校,还应酌情增加。要积极为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设备,保证必要的活动时间,要按照在校生人均不低于20元的标准划拨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实际工作中这些政策并未得到真正落实。基层组织的功能没有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而重新定位。思想教育没有能够融入到团员青年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团组织团结服务青年学生的方式陈旧,导致团组织作用的弱化,吸引力和凝聚力下降。(三)团员先进性意识淡化在社会转型时期,西方敌对势力通过“西化”和“分化”的图谋,试图对我国大学生进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渗透,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团员在思想上产生困惑,价值取向多元化,强调“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在这种背景下,不少大学生对自身团员的
f身份认同不高,缺乏对团组织的追求,缺乏政治荣誉感3。针对这种现象,作者在部分高校开展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调查,调查如下
数据和结果1对政治理论学习态度持“积极参加”态度的占38;2对团组织活动持“积极参加”的占30;3认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对自己影响不大的占28;4认为大学期间需要学习的知识是实用技能的占90。
由此可见,不少大学生注重实用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对政治理沦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在工作中,存在“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实用”的问题。
(四)团组织影响力弱化当前,高校的班、团等正式组织的活动内容和载体在青年学生当中的影响力逐渐下降,
功能也逐渐弱化,难以符合学生心理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在这方面,作者开展相关的调查,调查数据和结果显示1如果遇到困难,首先想到党团组织的占70;2对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当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持肯定态度的占55。可见,团组织的“助手”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团组织服务青年的功能与大学生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服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