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中国作为文化古国,到目前中国已有48处文化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中国珍贵的文化财富。就目前来说,一些文化遗产是及其脆弱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中,我国一些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当前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现状及原因保护与开发开发转变
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公约》。
中国于1985年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并于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后来居上,自1987年至2015年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8。名列第二,仅在意大利之后。
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它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过程,具体有历史的、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和审美的价值,是我们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纵观中国所有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它们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特色,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其价值如此丰富,如何对待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
f题。一方面,为了最大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对文化遗产进行推广与开发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可以促使人民去了解我们身边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文化遗产历经岁月的冲刷,其本身已经很脆弱了,需要得到系统科学的保护。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是我们面对文化遗产必须思考与重视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中国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对待态度仍不够合理,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申报文化遗产的成功往往会给当地带来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但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的市场化炒作,商业化经营,超容量开发,甚至建设性破坏,会导致濒危物种生存环境的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历史文化景观变质,违背了遗产资源保护和持续化利用的原则,损害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比如说近几年来,一些古遗址上建起房地产,古建筑里开起大饭店,络绎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