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颈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
一、牵引的概念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的原理,通过重力的牵拉,作用于患肢,缓解骨
折和脱位处软组织的紧张和回缩,使骨折或脱位复位,达到治疗目的。二、牵引的目的
1、牵拉关节或骨骼,使脱位的关节或错位的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的位置。
2、牵拉固定关节,以减轻关节面所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使局部休息。3、治疗关节炎症等。4、娇正畸形。三、颈椎牵引疗法的适应症
用于各种颈椎病患,颈椎牵引的主要目的是拉伸紧张或痉挛的骨骼肌,并起着制动的作用,通过增加椎间隙和扩大椎间孔的作用,使颈椎的长度变长,牵引疗法用于某些压迫性疾患和颈椎疾患的治疗,如颈部肌肉疼痛导致的痉挛、颈椎退行性疾病、颈椎椎间盘突(膨)出、颈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椎间关节囊炎、颈椎失稳症和环枢椎半脱位等。四、禁忌症
颈椎及邻近组织的肿瘤、结核或血管损害性疾病、骨髓炎或椎间盘炎、颈段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的颈椎失稳或椎体骨折、脊髓压迫症、突出的椎间盘破碎、急性损伤或炎症在首次治疗后症状加重、严重的骨质疏松、颈椎病术后、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五、颈椎牵引疗法主要目的和作用
1、限制颈椎活动,减少负重,使病变组织水肿,充血减轻和消退。2、牵引使头部肌肉松驰,解除痉挛,减轻椎间盘压力负荷,有利于膨出椎间盘得到恢复。3、在牵引下,椎间孔增大,使神经根所受刺激和压迫得以减轻,也有利于神经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松解。4、牵引使颈椎生理弧度恢复,有利于小关节功能恢复,也能使颈椎恢复
1
f正常排列。六、牵引
(一)、牵引的优点和分类1、牵引的方式大致有三种:卧床牵引、坐位牵引和携带式牵引。一般我们常采用仰卧位牵引,与其它几种牵引方法相比,其优点体现在:
(1)、使脊椎后部结构间隙分离更大。(2)、放松作用更明显。(3)、可降低肌肉的紧张度。(4)、可增加颈椎的稳定性。(5)、可减少为克服头部重量所需要的牵引力。(6)、可减少颈椎前部的解剖曲度。
2、根据时间卧床牵引又可以分为持续牵引和间断牵引两种:(1)、持续牵引:持续24h或更长时间,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固定,让患者保持安静,降低牵引重量;(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