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程法硕,国内领先的法硕法学辅导机构,法硕考研,首选凯程!
法硕(非法学)考研:专业基础课真题及解析(2)民法学部分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论断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的字母A涂黑,错误的将字母B涂黑。每小题1分,共10分1★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所属单位所有。【答案】B【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与专利申请权的关系。职务发明是为了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或者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根据《专利法》第6条规定: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依据该规定,单位获得专利权的前提是有申请了专利。本题混淆了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的关系。对于职务发明,其专利权未必属于发明人或涉及的所属单位,因为,其一,专利申请权可以转让,受让的单位申请专利获得专利权后就不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所属单位其二,即便是申请了专利,是否获得专利权还处于或然状态。所以,不能说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就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所属单位。故表述错误。【考生注意】该题的陷阱在于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从字面上看,似乎在考查职务发明专利权的归属,其实质是考查专利权和专利申请权的关系。从《专利法》第6条来看,似乎是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归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所属的单位,但作为判断题,不要忽略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是分离的,是可以转让的。2★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当然同时享有一切民事权利。【答案】B【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的关系。民事权利能力是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两者在性质、取得依据和内容方面都有所不同。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是指民事权利能力的取得,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所有自然人自出生开始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一切民事权利既包括民法规定的观念上的权利,也包括通过主体的行为直接取得的权利。民事主体若通过自己的行为直接取得民事权利,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并不是当然同时享有一切民事权利。因此,本题混淆了民事权利和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故答案是错误的。【考生注意】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只有能力两字之差,意义大不相同。能力,在民法中的意义是指某种资格,如代理能力、监护能力、保证人的代偿能力等而去掉能力两字,民事权利则指可以给主体带来的利益。民法中所规定的各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