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还有些时候,当我提出一个富于思考性的问题后,一些学生在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后仍有困难,答不上来,这时我则选择用亲切温和的语言鼓励学生“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
f的!”“老师知道你已经努力了,回答错也没有关系”。用这样的语言一鼓励,学生会立刻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另外有些时候,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学生只能回答出一部分,这个时候我则对他们投以信任的眼光,再加上鼓励学生说下去的鼓励性语言,如“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相信,只要你认真思考,这道题你一定能做出来!”“答得不错,继续说下去”“如果回答得更有条理些就更好了”通过这些话语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亢奋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其思维得到充分锻炼。这样做既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又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达到乐学的目的。二、宽容学生的不足那么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呢?这与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息息相关。评价学生万不可求全责备,要尊重其人格,有时需要适度模糊,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老师一句赞赏的话,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甜甜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激动许久,而无意中的一句批评和讥讽的目光又会让学生伤心不已。因此,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谨慎,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赞科夫主张“对于后进生,更加需要在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知道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学生的错误,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本身的内在力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关爱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在作业本上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出现错误甚至是经常性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出错时投以宽容的微笑,这能给学生以莫大的鼓励,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让学习成为快乐的源泉。事实上,面对学生的失误或不足,有不少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采取了批评、训斥、轻视等有失冷静的不正确做法,对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新课程改革主张采取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同的评价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中,正确看待学生的失误和不足,即使有错误,也是个美丽的错误,不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