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辑修改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有理数§23相反数
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理解“两数互为相反数”的意义;2、会写出已知数的相反数;3、懂得简单的简化符号的运算。
教学分析:重点:能准确写出任意数的相反数,对简化符号能正确应用。
可编辑修改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点:相反数的意义及有理数的组成。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通过举出两个相反数,进行其表现形式的特点,及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特点,来说明所谓相反数的特征及求法。
二、新课拆析:1、设疑:其一:3与3(3)在数的形式上有何异同点?其二:3与3(3)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何异同点?其三:如果从数轴上的0点出发,分别向左右移动3个单位,会得到什么结果?2、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的意义及相反数的求法:概括: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特点: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旁,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求法:通常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这个新数表示原数的相反数,即a表示a
的相反数同样,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表示这个数本身概括: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零的相反数是零(即零的相反数是其本身)
可编辑修改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置疑:一个数的相反数与其本身的大小关系?
例: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5、7、31、1122
例:化简下列各数:(1)(10)(3)(3)
(2)(015)(4)(20)
三、巩固训练:P28exc1、2、3
四、知识小结:通过对相反数的学习,必须掌握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的意义,能准确地写出任意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
五、家庭作业:
可编辑修改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281、2、3、4六、每日预题:1、观察6、6与数轴原点的位置关系,分别说出两数与原点的距离。2、什么是绝对值?如何求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
可编辑修改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的:
第二章有理数§24绝对值
可编辑修改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要求学生理解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意义;2、会求出已知数的绝对值;3、通过绝对值和数轴的联系,让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