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食品加工工艺的需要而采用的酶制剂、消泡剂和凝固剂;其他,如为满足糖尿病患者而使用的无糖甜味剂等。这些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饮料、糕点、冷食、酿造、保健食品等领域。下面将一些常见种类作一简要介绍。
21防腐剂
防腐剂是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物质。我国许可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钠、丙酸钙、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丙酯等20多种,但不包括盐、糖、醋、酒等(有防腐作用,但由于其安全性很高,用量很大,在我国被作为食品原料或调味品管理)。日常接触的酱油、醋、火腿、饮料、酱菜等都含有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作为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是使用最广泛的防腐剂,在所有防腐剂中占到一半以上。将不同作用范围的防腐剂配合使用效果更好。在使用时间上,防腐剂加入的越早效果越好。我国规定苯甲酸钠在饮料中用量不能超过02gkg,在酱菜、蜜饯中用量不能超过05gkg。
22抗氧化剂
食品变质除了微生物引起之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氧化。氧化作用可导致食品中的油脂酸败,还会导致食品褪色、褐变、营养损失等。抗氧化剂就是能阻止或推迟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的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不能改变已经酸败的食品,应在食品尚未发生氧化之前加入。我国允许使用的抗氧化剂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D-抗坏血酸钠、茶多酚等14种,其中前两种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后三种是天然抗氧化剂。如BHA在食用油脂、油炸食品、方便面、饼干、腌腊肉制品中最大使用量为02gkg。
23着色剂
f着色剂又称色素,是以改善食品色泽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许多食品之所以色泽诱人,秀色可餐,着色剂功不可没。人工合成色素主要有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诱惑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黄、亮蓝等9种,这些人工合成色素禁止用于婴幼儿、主食类、乳制品、肉制品、鱼制品、调味品、水果、饼干、炒货等食品。天然色素主要有甜菜红、辣椒红、栀子黄、胡萝卜素等40多种。着色剂一般要配成溶液再使用,直接使用着色剂粉末不易使之在食品中分布均匀,一般用适当的溶剂将着色剂溶解,配成浓度为1%~10%的溶液后再使用。其中苋菜红可用于糕点、罐头、果汁、汽水、糖果等,最大使用量005gkg。
24乳化剂
食品乳化剂是表面活性剂(日常接触的洗衣粉、化妆品等主要成分就是表面活性剂)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