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第一节空间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将学生的思维由平面引导到空间,使学生明确学习空间解析几何的意义和目的。
教学重点: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教学难点:空间思想的建立教学内容: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1.将数轴(一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二维)进一步推广建立空间直角
坐标系(三维)如图7-1,其符合右手规则。即以右手握住z轴,当右手的四个手指从正向x轴以角度转向正向y轴时,大拇指的指向就是z轴
2
的正向。
2.间直角坐标系共有八个卦限,各轴名称分别为:x轴、y轴、z轴,坐标面分别为xoy面、yoz面、zox面。坐标面以及卦限的划分如图7-2
所示。图7-1右手规则演示图7-2空间直角坐标系图图7-3空间两点
M1M2的距离图3.空间点Mxyz的坐标表示方法。通过坐标把空间的点与
一个有序数组一一对应起来。
f2
注意:特殊点的表示
a在原点、坐标轴、坐标面上的点;b关于坐标轴、坐标面、原点对称点的表示法。4.空间两点间的距离。
若M1x1y1z1、M2x2y2z2为空间任意两点,则M1M2的距离(见
图7-3),利用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为:
d2M1M22M1N2NM22M1p2pN2NM22
而
M1Px2x1
PNy2y1
所以
NM2z2z1dM1M2x2x12y2y12z2z12
特殊地:若两点分别为Mxyz,o000
doMx2y2z2
例1:求证以M1431、M2712、M3523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一
个等腰三角形。
证明M1M2247231212214M2M325722123226M3M125422323126
由于M2M3M3M1,原结论成立。
例2:设P在x轴上,它到P1023的距离为到点P2011的距离的两倍,求点P的坐标。
f3
解:因为P在x轴上,设P点坐标为x00
PP1x22232x211
PP2x21212x22
PP12PP2x2112x22x1所求点为:100,100
小结:空间直角坐标系(轴、面、卦限)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
作业:
f4
第二节向量及其运算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自由)向量有初步了解,为后继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重点:1向量的概念2向量的运算教学难点:向量平行与垂直的关系教学内容:
一、向量的概念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在数学上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
其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其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在数学上只研究与起点无关的自由向量(以后简称向量)。
2.量的表示方法有a、i、F、OM等等。3.向量相等ab:如果两个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说(即经
过平移后能完全重合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