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项原来不读书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之六刘项原来不读书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之六
常碰上通讯员提要求:“不是新闻科班,请给拉张书单。”笔者答曰:“新闻书要少读,最好不读!”结果,不是招来横飞白眼,就是气得对方无语掉头。现实一再证明:不会说话,真是影响和谐稳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泱泱中华一贯如此“毁人”。笔者以为,这话就算不是扯蛋,也至少不太适用于读新闻书、搞新闻报道。我们通讯员再怎么“说学逗唱”,都在两大前提之下:一、非专业,二、练为战。大家不要忘了:每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基础、爱好也是千差万别的,这世上没有任何武功秘笈能包打天下。通讯员成败得失的惟一标尺就是:能不能上稿、多上稿、上大稿。这与读新闻书实在是关系不大。现在的书,既水得要命,又贵得离谱。曾听说某通讯员一次进京买了百八十本新闻书,返乡时只能托运。估计该同志是公款。您要是自费,那还真不如多买两斤肉、祭祭五脏庙,也算提升了战斗力!以笔者的经验,通讯员中最普遍、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不是读新闻书太少,而是文字表达太差,基础不牢、走了瞎道或练习不够。有人是真不知道什么叫“新闻精品”,光供着新华体照猫画虎,难免出手不高;有人是“党八股”中毒太深,立身太谨重、为文不放荡,只会一二三四,太CCTV;有人是也知道“短、实、新”就是好、就是好,可“夏练三
f伏、冬练三九”总也做不到,不经魔鬼训练,只能原地踏步。如果为了先破后立、固本培元,那么也可以读一点书,当然先不要急着看多少新闻书。考虑到大家的时间和荷包,这里先着重推荐一本书《怎样写文章》。各位通讯员,无论是搞材料的、抓宣传的、当票友的,都可一读。此书的最新增订本,由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精装本定价30元。作者王梦奎,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多次参与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全书选了20篇谈写作的文章,附有3篇作者文章和8个文件、规定等,共285页。总之,价不贵,字不多,有深度。其中,推荐大家着重读以下五篇文章:一是毛泽东的《文章的“三性”和写作方法》(P15P19),二是郭沫若的《关于文风问题答新观察记者问》(P30P40),三是胡乔木的《怎样写好文件》(P44P65),四是王梦奎的《文章写作十二题》(P157P185),五是《报纸和新的文风》(P186P192)。以上文章,都比较口语化、容易读,其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文件、讲话、新闻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