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民营资本临汾五洲集团注资8000万元,成立临汾市首家民营集中供热公司,市区集中供热实现跨越式大发展,有效降低了市区大气污染、环境质量大幅提升。2003年,临汾市煤炭气化公司完成以组建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产权制度改革。2005年,临汾自来水公司积极推动内部改革,将生产、营业、管理安装、维修全部承包,极大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企业效益和产值连年大浮上升。我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到2006年底,全市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50万人左右增加到1517万人,增长3倍多,全市投入城市基础设施的资金由1978年的几百万元增加到5782亿元,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112增加到3636。市区建成区面积达54平方公里,道路总里程达到70457公里,人口55万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787平方米,城市广场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市区“两环”80平方公里的道路骨架基本形成。市区集中供热率达到72%,供气率达到85%,污水处理率达8285%,城市供水能力达到128万吨,市区路灯增加到17000多盏,路灯明灯率达到95以上,城镇主要发展指标比1978年均有大幅提高,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加快由“吃穿用”向“住行乐”升级。人民群众生活
第9页共13页
f临汾改革开放实录
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四、科学宜居化发展阶段(2006年至2015年)
2006年2007年为市区道路高速建设时期。外环建设方面,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全长526公里,总投资1576亿元的外环一级路建设工程,至2010年12月全线贯通,外环路的竣工,彻底结束了临汾城市街道承担公路运输的历史,主城区内沿街抛洒、交通拥堵等现象明显缓解。建成区范围内,我局组织实施了滨河西路南段、平阳南街、临浮路、铸钢路及滨河东路南段和南外环东段、古城路、鼓楼东大街、规划十四路等10多条道路工程,临汾主城区六纵七横的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20082011年为老城区主次干道扩容提质阶段,我局按照“功能人性化、城市美观化、设施标准化、施工兵团化”原则,先后对解放路、平阳北街、平阳广场南路、向阳路、迎春北街、迎春南街、车站街、北洪家楼、五一路、广宣街、鼓楼西街等十多条街路实施三幅式功能升级改造,在不拆迁临街建筑基础上,通过缩小隔离带,分设非机动车道,拓宽机动车道,增设右拐车道,改建地下管线等措施提升道路通行能力30以上。2011年2015年,市区道路建设以东、西新城和开发区为主,老城区内仍以街巷改造为主。河西新区实施了鼓楼西汾河大桥西延工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