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政主体相对应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授权立法。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照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的专门授权决议而进行的立法活动。3行政合同。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管理目的,在依法行政和契约自由原则的前提下,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基于相反方向的意思一致而缔结的契约,称为行政契约。4行政程序。指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即指行政行为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5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法权益,依法向具有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受理行政复议、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制度。
六、简答题1简述行政立法的特征
2简述行政优先权成立的基本条件。
七、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李某是甲市A县个体工商户。2004年10月30日,A县工商局以李某违法经营为由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在当日给李某送达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上的日期是10月5日。12月10日,李某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以超过复议期限为由不予受理。问题:(1)本案中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是谁?为什么?(2)本案应该由哪些复议机关管辖?为什么?(3)复议机关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答:1。被申请人是李某。2行政政权的优先性在权力上表现为行政优先权,这种权力的存在是为了保障行政主体有效行使行政职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3、复议机关的做法是错误的。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提出。本案中,县工商局在处罚决定虽然是10月5日作出的,但送达给李某是在10月30李某在12月10日提出复议申请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案例二】某和赵某是邻居,两家为房屋间的通道发生争吵,当胡某拉赵某到村民委员会评理时,赵某躺在地上大喊“打死人了,打死人了”张之闻
f声赶来劝开,在赵的要求下把赵某搀扶回家。之后,赵某告到当地派出所,派出所仅根据“张之听到喊声赶到,见赵某躺在地上”的证词,对胡某拘留3天。胡某不服,申诉到市公安局,市公安局经审查认为派出所越权处罚,决定撤销派出所对胡某的处罚。事隔半月,胡某所在地县公安局认定胡某殴打赵某致轻微伤害,对胡某作出拘留5天的处罚。胡某更加不服,再次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审理后认为,县公安局对胡某的处罚偏重,作出变更拘留5天为罚款60元的处罚。胡某不服,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1市公安局经审查认为派出所越权处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