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的不能再简单,平凡到不能再平凡,心无所住,其功德即如虚空不可思议,若心有住,即是有限有量,所以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么直接来个不翻译最好。
就比如,同样的一句话,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只管念来,你不用教他心无所住,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意思,自然无所住了。
十方无量众生,同时以无所住心,共同祝福咒愿,心所至处,金石为开。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f二,咒的意思:上面两个口,代表同时发出音声;下面几字代表的是众的意思,意思为两个人以上;那么有很多很多的人,同时以无所住心,而发出一个同样的祝愿。其念力不可思议。
回向:十方无量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依止十方无量僧,达至究竟捏盘岸。
注意:
十方的众生,怎么去正确依止十方诸僧众呢,方法不正确,只依止某一个僧人,或依止某一善知识,即为邪法。僧者,人天眼目,别执着到眼目本身上,得取用眼目的功用。如法取用,即展转佛之法身。
到处指责别人过失的人,他眼里只看得到过失,他最后的取向全是过失,所得法俱是过失法,召感他的只能是地狱看别人只看他的闪光点,他眼里只看得到慈悲,他最后的取向全是慈悲,所得法俱是善法,召感他的只能是极善之地。所以不管僧人的法有多高妙,他都有不究竟的时候,别老盯着他不究竟的地方,所取非用,是为非法,不究竟法。趣向过失,召感地狱;趣向慈悲,善地摄生。三,《心经》与《金刚经》的关系《心经》与《金刚经》互为表理,身心相摄,各自为营。《心经》成就金刚不坏之心,《金刚经》成就金刚不坏之身。
(完)
回向愿以此之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若我生处常遇诸佛逮甚深三昧。见无量佛成就多闻。清净智慧。弘誓不舍一切众生。
f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