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皇兵马俑、敦煌壁画、战争场面、人物形象等只靠单一的讲述很难使学生有全面的认识,将这些史料通过多媒体再现于大屏幕上,就会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延伸人体感官,突出个性发展,激发思维活跃,从而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历史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熟悉型备课”这一层面上,不仅要备“形案”,更应备好“心案”,对教学环节进行弹性设计。因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彼此的投入,会使整个过程有新的教育资源生成,又有学习过程的生成。一个智慧的历史教师应做捕捉这种生成性资源、因势利导地去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高手。
因此如果在历史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活跃,创设一种意犹未尽、欲罢还休的境界,那么教学就在这种生成与互动中如行云流水般高效、自然、流畅。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从容不迫地去接纳和拥抱教学中的生成资源,胸有成竹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精彩。这样的课就是一堂好的历史课。
四、留有空间的历史课。
我这里的“空间”指两层意思。一是指历史教师的课还有改进的空间,我称之为“质的空间”;二是指历史教师留给学生读书、想象、思考、发言的空间,我称之为“形的空间”。从哲学的角度,前者是形而上的空间,后者是物质空间。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著名歌手齐秦在”《原来的我》中唱到“给我一个空间”。如果一个历史老师上的课十分完美,无可挑剔,没有一点点的缺陷和不足,那么要么这个历史老师的教学目标预设本身就是错误的,要么评课老师说的是假话。我更愿意相信前者。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这样的历史教师教出来的全是枯燥的历史现象和硬生生的历史结论。历史课堂变成了历史教学的木乃伊,这是可悲的。叶澜教授说:“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所以真实的历史教学才是有血有肉的教学,真实的历史课才是好课,
其次,好课应是给学生留足“空间”的课。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有这样一个独特的主张:少上课,多读书。少上课是要教师放弃话语霸权,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即少说话,多引导;多读书是要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究,尽可能地拓展学习空间。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