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课是堂好课。因为教学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教会学生的某种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情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课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所学习的历史的表面,而是让学生进入了精神世界。
二、学有成效的历史课。
从纵向来看,历史课堂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是人人产生历史课堂效率的基础,从
f横向来看,表现在不同的学生历史课堂效率是有高低的。从这个意义上,人人有效率,人人讲效率,这样的历史课应该是一堂好课。
“人人有效率,人人讲效率”。到底怎样才叫有效率呢?我认为那就是要指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常言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例如,我在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节课最后总结时,我教给学生注意用数字记忆史实的方法,如本节课表现一个主要矛盾--民族矛盾,二个战场或二条战线--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或片体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阶段,四次会战--松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五支敌后力量--一一五师、一二O师、一二九师、江南、江北新四军,六块敌后根据地--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苏南、皖东;七位领导人--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张云逸等等,这样归纳、总结便于学生记忆,理解本节课的知识。
又例如如讲授明治维新时,以日本大力向西方学习为思维契入点,引导学生分析思考:①日本向西方学习哪些具体内容?②从教材图片看,哪些是反映向西方学习的实例?③从日本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来考察,我们可以揭示哪些历史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提示,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①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与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相比较,充分说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提供经验)②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反映了日本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揭示规律)③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加快了发展速度,既增添了自身剔除封建残余的实力(与教材观点相异)又为军国主义扩张提供了物质保障,(放开视野)④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同时,。注意协调农业和工业的关系,明治政府的土地政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从而才有向西方学习的土壤(全面联系)。⑤时至今日,日本的电子科技工业世界领先,其原因可追溯到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