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一堂好的历史课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老师要上好一堂课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知识的更新和观念的改变让人难以把握一个度,而且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本文就四个方面浅谈怎样的历史课才是一堂好课:即学有所得的历史课、学有成效的历史课、资源生成的历史课、留有空间的历史课。本文实际涉及到了课堂的评价及其标准问题。
【关键词】:历史课所得成效生成性空间
目前,历史教学是处于改革与发展之中,正经历着转型和变化。可以说,历史教学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这种形势下,老的问题如何处理,新的问题如何解决,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很多。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而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怎样的一堂历史课才算是好课呢?下面就结合本人工作实践,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想法和不成熟的认识。
一、学有所得的历史课。
学有所得,就是有所收获,即具有意义的历史课。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是历史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要求基本达到的。比如《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学生通过对战争和《马关条约》的分析、理解,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这就从客观历史升华到了思想领域的认识,学生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学生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断力。学生课前和课后有了明显变化,如果没有变化那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说学生上了历史教师的课后会有所收获,会对自己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这样的一堂历史课就可以说是堂好课了。
所以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堂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