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盛唐时期的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人在王羲之书法的影响下,抓住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本质,不断创新,使唐代书法达到了鼎盛。
宋代的“宋四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与蔡襄)在继承王羲之书法艺术精神的基础上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如米芾早年学习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后来主要学习、临摹“二王”书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法,行书代表作《苕溪诗卷》,笔意与《兰亭序》相近;此外,从米芾所临的《中秋帖》来看,其字可以乱“二王”。
元代的赵孟在复古主义思潮的背景下,学习从王羲之起的一派王书体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赵体”。明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如“吴中三子”(祝允明、文征明、王宠)书法以“二王”为宗,兼学欧阳询、遂良等,延续王羲之书风。
以上王派人物,自东晋以后各朝皆有,贯通至今,形成一个庞大的王派书法群体。这些名垂青史的书法大家,在学习王羲之书法的基础上,博取众家之长,书写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欧阳询的“欧体”,颜真卿的“颜体”,米芾的“米体”,赵孟的“赵体”等,都影响着中国书坛。清代虽有碑学的提倡,但王羲之书法在中国书坛影响力至深至远,从而使其“书圣”地位从未有过动摇。
参考文献:
1刘占召王羲之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2王汝涛王羲之研究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
3于若溪浅谈王羲之的书法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3(4)
4王佳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J兰台世界(上旬),2013(10)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