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洋记
陈耀松
2003512改革开放,国家决定选一批教员到西方80年代前,研究力学就是为了‘两弹’,流体力学的人都选‘高速空气动力学’,舍此力学又有何用?。开放后,知道得多了,开发海洋需要波动力学。我接受一批老学者的建议,从‘高速空气动力学’转向‘海洋波动力学’。当时有一批短期出国访问的学者先期回来道出国外科研‘先进’的核心在于应用计算机。于是,我留学的目标就是‘应用计算机’‘搞海洋波动’,最后联系到麻省理工学院Parso
s实验室。到MIT访问并不容易,能联系成功完全靠梅强中教授的帮忙。梅在国际海洋波动学术界的地位数一数二,以前曾访问过北大是他做了很大的努力为我争取到那张‘办公桌’(到MIT访问,一要认为你够‘格’,二要有办公空间。我的资格靠北大的招牌,办公桌就由不得我了)。梅对波动研究娴熟,他的‘摄动’技巧高人一等,外语当然不必说了。他是MIT的教授,不是普通教授(以后选为美国工程院士),跟他学没有错(他比我年轻多多)。在他安排下,我检查他学生的论文,推导他建议的波动公式。在我主动要求下,他为我安排了实验。凡是国内没有的,我都要求学,要求做。梅不但自己为我安排,还请他的好友Merville教授接受我参加他学生的实验。在MIT一年让我开了眼界,我虽不如他们,但对‘国际水平’已略有所知,这是自己实践中揣摩得知,不是靠‘汇报’,自信可靠。临近年终,我按出国前教务长的吩咐‘不要待在一个地方不动,要多走多跑多看’。要跑,按我的经济实力只能坐灰狗。从纽约开始,往南到马里兰,到华盛顿,一路走访,最后到了Virge
ia的OldDomi
ia。再要向前已不可能,没有钱了。教务长给了我政策,而‘忘了’给钱了。我唯一的经费来源就靠生活结余,只能到此为止。于是我便回头往北直奔Cor
ell。Virge
ia在上车时为了省钱,事先在超市买好一个蛋糕作晚餐,不贵,分量还不轻。灰狗到纽约几乎八个小时,该用晚饭了。打开我的‘晚饭’,眼前是一团生面,用作焙陪烤蛋糕的原料,没法吃,只好再掏一份晚饭钱买一个面包充饥。到了纽约打听Itheca,美国老很热情,就是不知道纽约有个Itheca(Cor
ellU),故而,一再问我是不是Utica。Utica比Itheca要大,也属纽约州,但与学术无关。以后别人告诉我,一般美国人不知道什么‘MIT’,不像在中国,人人知道‘北大、清华’。找到售票处,看到有十几个‘灰狗’工人打着小旗在转圈。问后才知是灰狗罢工了,看来我只好去退票。听说我要退票,他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