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用腼腆的笑容回应:“做好事其实很容易,只要愿意去做,每个人都能做到!”
f对于“青年社会组织”这个概念,在一家教育机构工作的王会也是近几年才听说。刚毕业那会,知道她要去一个社会组织工作,很多朋友都很惊讶。
“有理想、有爱心、有情怀。”熟悉王会的朋友给她贴上“三有青年”的标签,但同时也会担心她“没钱、没闲、没势”。
近年来,在京青年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对青年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并已经成为当前首都青年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8万社会组织从业青年究竟什么样?他们的发展如何?xx年前后,在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中,团北京市委面向在北京各类已登记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基金会中从业的35周岁以下青年开展了抽样调查,调研团队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等比例分配样本,结合等比例分层抽样等方法,抽取了1347名专职从业青年作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
女性多、学历高、收入低、结余少“在我工作的机构,除了老大之外,基本上都是女生吧。”作为社会组织从业青年,王会总觉得身边的女性小伙伴偏多。除此之外,她还需要应对很多小伙伴的好奇,比如,在社会组织工作,拿工资么?挣的钱能不能养活自己?工资那么低为什么还要留下来工作?尽管如此,在王会看来,这就是“让梦想接地气的一种方式”。根据团北京市委的调研结果,在京社会组织从业青年群体中,女性占621,男性为379,女性高出男性24个百分点。学历以本科以上为主,高达75,其中学历为研究生的达2022。
f在对于生活状况的调研方面,调研组揭示,社会组织从业青年收入水平不高平均月收入为40567元,而支出相对较大,平均月支出为31887元,月均结余不足千元。这点王会深有感触,一年到头,除了能奖励自己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年剩余基本为零。
甚至,王会和小伙伴们经常吐槽的住房问题,调研组也注意到了。调研报告显示,社会组织青年住房负担较重,每月用于住房的平均费用是22689元。占到月均收入的56,且大部分社会组织从业青年没有自购房,很多人处于合租状态,拥有自购房比例仅占361,甚至25的人居住面积在5平方米以下。
兴趣爱好是从业动力,多数有转行意愿调研中,在被问到从业动机时,选择“暂时解决就业的权宜之计”占187,选择“社会组织大有可为”占179,选择“对公益事业情有独钟”占163,选择“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最多,占433。调查显示,兴趣爱好是促使大部分从业青年选择在社会组织就业的主要动因。调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