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接受义务履行的当事人为此遭受某种损失的事实要素,是对履行义务当事人一方的某种回报。二、合同生效概念: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法律效力。生效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4、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关系:一般而言合同成立就生效,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手续办理后才生效,实践性合同标的物交付时生效。三、无效合同的概念、特征及原因。概念:严重欠缺合同生效要件,不发生合同当事人追求的法律后果,不受法律保护的合同。特征:1、无效合同的违法性。2、对无效合同的国家干预。3、无效合同不具有履行性。4、无效合同自始无效。原因:1、欺诈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的强行性规定的。四、可撤销合同概念、特征、原因概念: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法律允许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合同归于无效。特征:1、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2、必须通过撤销权的主动行使,请求撤销合同,3、可撤销合同在合同撤销前仍是有效的,4、可撤销合同又成为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原因:1、因重大误解所订立的合同,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3、因欺诈胁迫所订立的合同,4、乘人之危。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撤销之后的法律后果:1、返还财产。2、折价补偿。3、赔偿损失。五、效力待定合同概念: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有关生效要件的规定,因此其效力能否发生尚未确定,一般须经有权人表示承认才能生效。第四节合同的履行一、合同履行的概念、原则、规则概念:合同履行是指合同规定义务的执行。原则:1、适当履行原则:当事人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及质量数量,由适当的主体在适当的履行期限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原则。2、协作履行原则:当事人不仅适当履行自己的合同债务,而且应当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对方当事人协助其履行债务的履行原则。3、经济合理原则:讲求效益以最小的付出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4、情势变更原则:合同依法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不可预见的情势变更,致使合同履行的基础丧失或动摇,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则显失公平,应允许当事人解除合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