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点”,结合身边的实际和社会的热点进行分析,重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品质,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3、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老师是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学校和老师应充分认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一切手段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举办讲座,对学生进行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仅是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要矫正学生不健康心理认知结构。讲课要有针对性,可以与学生就心理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有的放矢的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6
f(2)将心理健康知识贯穿于教学内容之中。各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自信自强,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开办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可以讲故事,问问题,聊心事,从而解除学生心理上的疙瘩。
4、举办法制教育系列活动。每学期学校有计划地请司法、公安、交警等部门的同志到校给学生作法制教育讲座,围绕学生的切身利益,传授实用法律知识,教育学生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举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校园拒绝暴力”签名活动、法制知识竞赛、学生模拟法庭、公演普法小品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5、全程扶助,致力就业指导。学校应定期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把历届优秀毕业生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学生请回学校做讲座,让他们将当代企业的用工要求,把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向学生作介绍,以便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教育,以此促使学生形成效仿并付诸行动,让学生体验成功,让成功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三)抓好德育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注重言传身教。无论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示范和引领。“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交往中的小节行为上都做出示范,以具体的行动来影响、感染学生。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到自己不希望学生做的,自己也坚决不做,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精神生活。尤其是班主任的培养、培训和管理,学校要利用各种手段培训好班主任,使班主任具备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品质。
7
f(四)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职能作用,创新活动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