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方面家长与学校不能很好配合工作,包括三个方面:1、家长无力配合,本身管教不了子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生活的压力,近年来我省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改变了“家乡宝”的传统观念外出打工,导致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出现,形成了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社会现象。许多中职学生在进校之前,与父母很少有情感交流,好多都是隔辈的老人帮忙照管,甚至是以大带小,这些人往往不是过于溺爱就是疏于管教孩子,有些抚养者甚至自己都还有很多不合格的地方,又哪能照顾、教育好下一代2、家长有能力督促子女,但过于放纵子女,偏听一面之词,使学生养成不服管的气焰。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家里爆发了,富裕了,家长忙于赚钱和娱乐,很少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他们只知道给学生钱,对学生的恶劣行径却不闻不问,从而助长了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
2
f3、家长对子女失去信心。受“普高热”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升入普通高中,才有希望;进入中职,就是“末等公民”,因而对孩子无心管理,放任自流。而家长的这种“放羊”心态,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中职学生而言,是极其危险的。有些学生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可能会主动制造一些事端。
(三)学校方面面对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上述现状,中职“教育难”、“管理难”的问题一直在困扰每一个职教工作者,中职德育工作现状堪忧。1学校对新生入学关没有把好、抓牢。由于中职招生不设限,特别是我省近几年来大力扩招,造成生源成分复杂,初中应届生、往届生,甚至一些社会青年都成为中职学生,为学校以后的教育管理增加了难度。以我校2009级新生为例,在招收的3400余名学生中,往届生和社会青年就达800余人,虽然学校在新生开学之初,专门开展了新生军训,在各方面严格要求新生,但在军训过后,这一部分人的老毛病又犯了。再加上未能及时抓住机遇做好制度教育和职业引导工作,开展诸如制度学习、良好习惯养成、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活动,结果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军训过后由于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而开始放纵自己。2德育工作缺乏指导性、长期性、系统性,德育教育缺乏可操作性。对于我省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近年新建的中等职业学校而言,虽然十分重视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工作,在大会小会上也都一再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但就目前来看,基本上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素质管理体制,没有科学的学生道德素质测评制度,也没有适合学校特点的学生道德素质反馈制度。往往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