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街道党工委农村(社区)xx街道党工委农村(社区)信访处理和矛盾调解工作制度
一、统一接案制度。调解小组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由值班室集中受理案件,值班人员定位负责,及时接待来访群众及纠纷,做到有访、有纠纷必接。对接待情况值班人员要作详细记录。对群众的咨询、值班人员应当场答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需要调处的案件要及时向调解小组组长汇报。二、例会制度。为搞好民间纠纷分析研究预测,做好超前防范工作,每半月由调解小组组长组织召开一次人民调解员、纠纷信息员会议,分析研究辖区内纠纷苗头,检查已发生纠纷的调处情况和调解协议的落实情况,每月参加由街办调解中心例会,研究部署预防纠纷、防止矛盾激化的措施和办法,交流工作经验。三、分级负责制度。为增强调解人员的责任感,提高调处纠纷的效率和质量,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化解矛盾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做到“小纠纷不出片,由人民调解员负责调处,一般纠纷不出村(社区),由调解室负责,较大纠纷不出办事处,由街道调解中心负责”。不断落实分级负责制,杜绝互相推诿、扯皮现象,防止和避免矛盾激化和可能造成的越级上访、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四、纠纷登记制度。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统一印制民事纠纷登记表、层层下发。做到每件民间纠纷及调处情况进行登记并由村(社区)委调解小组组长和街道调解中心负责人签字后,每月一次上报区、街办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司法局基层科,发挥上级民调组织对下级民调组织的指导、管理、监督作用。1、建立纠纷登记簿。调解小组应设立专门的纠纷登记簿,调解小组也应设立登记簿,每月各小组对受理的纠纷进行汇总,填入调解室登记簿内。调解室每月汇总后报街道调解中心。2、纠纷登记。无论是口头申请还是书面申请,调解室都应进行纠纷登记,记
f明收到纠纷的日期,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事由,记录人签名或盖章,填写记录日期。3、对不属于调解室调解范围的纠纷,调解室登记后,移交有关部门处理,但要记明移交的机关、承办人。4、纠纷登记簿应妥善保存,以便复查。五、疑难纠纷报告制度。对在当地有重大影响调解室难以调处的疑难纠纷,要及时向办事处党委、政府报告。六、回访制度。指调解小组对已调结的较复杂的或有可能再出现反复的矛盾纠纷进行走访、了解情况巩固调解效果的工作制度。回访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回访应定期进行,调解室对调结的较复杂矛盾纠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