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美国电影制片管理人才培养与电影工业的互
动机制探究
作者:张琦来源:《电影评介》2019年第10期
2018年8月19日至9月8日,我有幸参与了北京电影学院2018年度“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国际化电影创作与电影教育模式培训”,全团一行12人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及其洛杉矶实习基地,以及查普曼大学道奇电影学院进行了为期21天的暑期培训,深入考察了两校的电影教育、管理模式以及美国的电影工业化体系。通过学习我受益匪浅,不仅学习了数字化背景下美国电影工业的流程,还让我从实际了解到美国电影教育,特别是美国制片专业的学科定位、专业建设、课程构建、招生考核方式以及实习就业等等,对相关专业建设、学科发展都大有裨益。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制片人的重要性日渐突显。所谓制片人中心制,就是指把项目的核心控制权集中在制片人的手中,包括以导演为核心的艺术创作团队和以制片人为核心的管理团队,两个团队交叉形成的矩阵式结构,是一种贯穿团队协作原则、科学制片流程的以实现社会与经济价值的机制。
相较于美国电影由上而下精确的产业链,中国电影缺少的不仅仅是制作的工业体系,更为稀缺的是专业制片人的人才储备,同时专业制片人才与电影产业的协同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美国电影制片专业的培养具有独特性和优势性密切协同和互动教育,提供了观察产业持续化发展的典型实例,从中也可以观察到电影院校是如何利用美国电影工业的优势、如何保持其与行业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未来制片人的定位。具体启示如下:
一、美国电影产业、电影市场
(一)标准化与工业化
电影作为文化艺术产品,在美国的工业标准化下,其管理、模式、流程提炼得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准确化。目前美国电影工业十分成熟,包括流水线管理、细致分工合作、精准化营销、各司其职并行推进;整个产业已进入类“后工业化时期”,产业链不断进化产品类型明确、观众接受成熟、习惯性消费多、影院窗口体验强、卖品食品等衍生环节发展喜人,放映端品牌更趋多元,突显影院各自特色。
在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中,最为核心的便是制片人中心制,世界顶级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等电影人齐聚好莱坞,在影片制作的“流水线”生产流程中各司其职,从事其最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112”的效力,从整体上对好莱坞的影片提供质量上的保证。
f现代工业的基础之一便是分工的细化,每一个环节做到最好才能使得整体更完美。在当前美国电影工业的分工中,除了有专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