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教师跃跃欲试,少部分教师持反对意见。在实施EEPO后,学生改变了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这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使教师感到了压力。骨干教师都愿意改革,因为用传统方式教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加上骨干教师能力较强,能较快掌握EEPO的基本做法。年轻的普通老师也愿意跟上,但老教师的顾虑较多。
城里的老师觉得EEPO学习方式其实在他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用到,只是没把它系统化、规范化、理论化。学习了EEPO的理论后,感觉能站在比较高的高度看待、接纳和运用EEPO。从学生方面看,城乡之间学生的差别还是存在的。从不同学校老师上的EEPO课,我个人认为乡村学校的学生不善表达,较为拘谨,而城里的学生比较大胆,表达较好。但实施一段时间后,城乡学生之间的差距会逐步缩小,乡下的学生甚至会超越那些没有接受过EEPO训练的城市学生。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三、如何评价有效教育在玉林市玉州区的教育实践
陈健萍:有效教育在玉林市玉州区的实践是成功的。有效教育实验在玉林市玉州区呈现出了学校师生倾情投入、努力实践,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认真组织、积极参与、扎实指导的新局面,逐步显现了富有玉林市玉州区特色的学校文化和科研文化,表现在:
1找到了课程改革的抓手。2001年,玉林市玉州区开始进入课程改革,之后我们一直在探索改革教学方式的办法。有效教育的引入,给了我们较为明确的指导。孟照彬教授亲自培训、亲自上示范课,给予我们很大的指导和鼓励。我们不仅在学习方式方面找到了突破口,而且在备课、课型、课堂评价等方面都有了较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有效地推进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2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们知道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于娱”这是一个学生总结的的重要性。一是教师的自我研修意识和能力增强了。为了做好实验,不少教师主动学习教育名著和EEPO方式的有关理论,努力吃透其精神实质,掌握其操作要领,主动在课堂上实践探索。二是教师同伴互助的效果越来越好。以单元小组为实验基础单位的形式促进了教师同伴之间的互学互助,同伴之间的共同备课、共同研讨、互听互评等活动,强化了教师对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实验项目的理解和把握。三是教师研究交流的氛围越来越浓。全区性的、校际团队的、校内的、单元小组内的研讨交流活动越来越多,教师热情高涨,求知欲强,哪里有活动就往哪里奔,很多时候学校内的研讨交流不知不觉就延伸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