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目标和内容,这是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因此,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承担知识传承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德育任务,要深入挖掘学科内在的德育因素,每节课都要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并积极创设适合学生的德育教育情境,将德育目标落到实处: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课程,应特别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科学学习领域的课程,要重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艺体类课程中,应注意加强审美情趣的陶冶、毅力意志的磨练和完善人格的培养。
3、丰富活动课程。
①常规德育活动课程。常规性德育活动的开展形式相对固定,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逐步落实学校德育内容的最佳途径。每周的团队队活动课、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每学年两次的法制教育课等都是每个学生必须参与的学校常规性活动。长期以来,学校已经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活动机制,并将这些活动直接纳入课程管理,以课程的规范来实施这些常规性德育活动。
②社团课程。目前,学校的社团由教导处总负责,对社团的建立、活动开展和评价相应实施三级管理,每个社团的指导教师由学校教师或专业人员担任,学校要求学生每人至少参加一个社团的活动,社员的评价由指导教师完成。
(四)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要努力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
1、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空间,精心设计,突出人文、和谐等主题,让每一棵花草、每一面墙壁、每一处场所,都能发挥育人和熏陶功
68
f能,以进一步改进学校的环境,努力创建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2、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更重视校园环境的净化,时时保持整洁并有良好的秩序环境;地面无纸屑杂物和烟蒂痰迹,无球印脚印,无乱涂乱刻乱贴;自行车和其他类型车辆及物品停放、堆放规范整齐。做到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每一个师生的心灵。
3、搞好班级文化环境建设:各班教室张贴物既有统一标准,又充分张扬个性,形成有个性、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育人环境,办好班级黑板报、红领巾角等阵地;在班级环境建设中体现学生全员参与的主体意识。
4、继续办好红领巾广播,使枯燥的午间因广播而生动、美丽起来,并以高质量的节目丰富师生课余生活,陶冶师生情操。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