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2)原发性钠潴留:原醛患者及Cushi
g综合征患者,由于醛固酮的持续超常分泌,导致远曲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增加。2、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外液高渗,导致液体自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导致细胞脱水。3、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肾功能正常者可用强效利尿剂除去过量的钠;肾功能低下或对利尿剂反应差者,用高渗葡萄糖液进行腹膜透析。(三)等容量性高钠血症特点是血钠升高,血容量无明显变化。1、原因和机制:此为原发性高钠血症。病变部位可能在下丘脑。对正常水平的渗透压无反应性感受,只有当渗透压明显高于正常时,才能刺激ADH的释放。但是,这类患者对口渴和ADH释放的容量调节是正常的,因此当容量收缩时,仍能照常引起口渴感和ADH的释放。2、对机体的影响:容量无明显改变,只有当细胞外液的高渗状态引起细胞脱水皱缩后,才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3、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防治原发病、补充水分以降低血钠。三、等渗性脱水isoto
icdehydratio
特点:水、钠呈比例丢失,血钠140-150mmoll渗透压280-310mOsml1、原因和机制
等渗体液丢失,在短期内均属等渗性脱水2、病理生理变化(1)因首先丢失细胞外液,且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对细胞内液影响不大。(2)循环血量,Ald和ADH分泌;
兼有低渗性、高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如不予处理,通过皮肤、肺不断蒸发高渗性脱水;如果仅补水,未补钠,低渗性脱水3、防治原则:葡萄糖盐水四、水肿(一)概念Co
ceptio
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发生在体腔内、称为积水
hydrops(二)分类Classificatio
分类方法较多,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
按照分布范围分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按照发生的原因分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等。按发生的部位分皮下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等。(三)发病机制Mecha
isms正常人组织间液量相对恒定,依赖于体内外液体交换和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水肿的本质是组织间液过多,即以上平衡失调。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血浆和组织间隙之间体液的平衡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有效流体静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间静水压(促使血管内液体向外滤出的力量)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胶体渗透压(促使组织间隙液体回到毛细血管内的力量)淋巴回流:回流组织液十分之一正常组织间液由毛细血管动脉端滤出,静脉端回流,其机制为:
f动脉端有效流体静压3065有效胶体渗透压(285)血浆滤出生成组织间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