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的种类相同,且不小于2Φ14,做法详见03G101第53页;当矩形洞口的宽或高大于800时,洞边处理按03G101第53页,暗梁主筋取4Φ20,箍筋取Φ8100;当圆洞直径大于300时,洞边处理按图集03G101第53页,补强钢筋不小于被切断钢筋的50,直径不小于被切断钢筋的直径,钢筋的种类与被切断钢筋的种类相同,且不小于2Φ14。墙内拉筋交错布置,除注明外其直径在墙厚小于250时为6mm,大于等于250时为8mm,底部加强区内间距为2倍横向筋的间距,其它位置为四倍横向筋的间距,且不大于600,人防范围内不大于500。
600
浇筑楼板混凝土后经放线,检查墙体竖筋位置,发现有移位的钢筋立即调至正确位置,宽∶高按1∶6调整。按照节点编号,领取暗柱箍筋,按图纸设计要求,画好箍筋间距线,绑扎暗柱箍筋,主筋必须到位垂直。绑接墙立筋,画好横筋分档标志,在最上部、齐胸部、最下部三处分别绑扎一根水平筋,然后画竖向筋分档标志,在绑扎立筋时,搭接长度范围内绑扎3扣(两端50mm和中间处),按竖向筋分档标志固定竖向,且必须竖直;最后绑扎水平筋,水平最下部第一根钢筋,距下层混凝土表面50mm,然后依次按水平筋间距绑扎其它水平钢筋。因剪力墙为双向受力筋,墙体钢筋必须全部绑扎,严禁漏绑洞边暗柱,墙体留洞尺寸必须准确,所有预留洞口按施工图加附加钢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必须与四周梁、板浇成整体。墙体钢筋是双层双向时,水平钢筋在外,但地下室外墙外侧竖筋在外。为确定墙体水平钢筋的上下尺寸,固定墙体水平筋的横向间距,并顶住模板,在绑扎墙筋时设置竖向梯子筋。竖向梯子筋采用比墙体筋大一个规格的钢筋焊接而成,代替原墙筋并与其它墙筋绑扎到一起,一同浇筑混凝土。竖向梯子筋接头同原墙体竖筋一样按要求错开。沿墙高在竖向梯子筋上设三道顶模棍,长度等于墙厚减2mm(每端减1mm),顶模棍两端刷防锈漆(每端长度为保护层厚度),梯子钢筋按2米间距放置,每个柱(暗柱)之间不少于两个。
23
600
f为保证竖向墙体筋的间距和排距及墙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在每层墙体的上口设置一道水平向梯子筋。水平梯子筋位于墙顶接槎处,待墙体混凝土浇筑有强度后,拆下可重复使用,根据墙身厚度设置用φ14钢筋焊成‘梯子筋’作为钢筋网限位。为控制水平筋排距,并确保模板与钢筋网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墙体钢筋网绑扎后,13数量代替墙体拉筋(与竖向梯子筋上的顶模棍配合使用,不得重复设置),卡棍端头与模板接触处刷防锈漆(每端的长度为保护层厚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