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镜子)2、中国第一部正式发表的电影剧本是洪深的《申屠氏》,1925年发表。3、《想象的能指》的作者是麦茨。三、名词解释1、视点是现代文学理论家研究小说叙事技巧用语。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等,是由谁叙述
f的问题。法国热耐特指出在这一用语使用中混淆了谁叙述和谁感知。在电影中,则没有混淆。视点镜头,谁看到的。四、简答1、谈谈对电影界,电影是一种工业和商品还是艺术和文化的争论。2、类型电影的特征是什么?30、40年代经典电影和80、90年代类型电影区别何在?3、从莱辛《拉奥孔》到爱因汉姆《新拉奥孔》谈对于我们认识电影表现规律体提供了什么有意义的启示?莱辛:分析时间、空间艺术差别,具有不同表现力。爱因汉姆:反对声音,理由列举,但事实证明是错的。启示:艺术本身发展取决于艺术探索与实践,过早宣布艺术的固定手段是失误。
98年
一、填空1、《电影的锣鼓》作者是钟惦。2、《写关于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的作者是夏衍(1958年)。3、《主要电影理论》作者是【美国】安德鲁。二、名词解释1、类型电影2、场面调度愿为舞台剧用语,导演对一场景内演员行动路线,位置交流等方面处理,即演员调度。由于电影、戏剧某些共同性,用于电影创作,含义是指导对画框内部事物的安排。由于画框可移动,所以除演员调度,还有镜头调度,也就是把演员、镜头调度统一运用,主要指导演通过演员、摄影机的运动,利用一个镜头内景别、构图、光影、场面、环境气氛、人物动作等造型因素变化来加强导演赋予这个镜头含义。3、格式塔心理学电影美学爱因汉姆观点,有局限性的理论4、非自然音响三、简答1、谈谈对电影艺术民族化的看法电影艺术民族化:坚持电影民族化,是对抗世界性文化趋同现象,保持民族文化特点的一种努力。主要表现在:内容上、形式上,其中包括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风俗,民族审美意识情趣,人物形象的民族性格和行为方式。民族特色的电影语言和表现手法。2、论述电影创作与电影观众的关系满足原则:广大观众的观赏需要;对创作有制约作用。一味满足也有弊病,不可取,不顾需要也不行。引导原则:引导、提升广大观众需求。电影批评也起到作用,电影理论研究,电影评奖都对电影观众的引导和提高有作用。
f艺术创作自身规律,经济运作规律也要重视结合考虑。3、后殖民主义批评方法特征,用此评价第五代,特别是张艺谋,你有什么看法?“文化英雄”还是“文化囚徒”?
99年
一、填空1、《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