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当今,全球转基因生物育种持续发展,势不可挡。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国际上农业生物工程应用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转基因作物育种整体发展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已处于领先地位,某些项目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但近年,由于受到国际上”转基因安全性争议”的负面影响,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速度放缓了。一、转基因食品性能及产业分析(一)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从而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目前,转基因食品因其安全性受到广泛争议,国内外并未形成定论。但大量科学试验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批准中止和销售的转基因作物产品中不存在安全性问题,也未发现拟待开发的抗病虫水稻和玉米对健康和环境有不良影响。目前在美国市场上70的食品都含转基因成分,美国现在种植的玉米有86是转基因品种,93的大豆也是转基因品种。在美国,转基因食品都经过权威科研机构检测,和非转基因食品一样都可以安全享用。(二)转基因产业分析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首次专业化至今,转基因作物的广泛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尽管近年来国际上对转基因
f作物的安全性存在争论,但全球种植面积每年仍以两位数增长,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这一农业高新技术必将对今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自1997年起,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多年处于世界第四位,但自2003年起降为第六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总面积较大的国家依次为美国546、阿根廷180、巴西115、加拿大61、印度38、中国35。印度从2002年起开始种植抗虫棉比我国晚六年却在短短的几年中种植面积跃升为第五位2006年种植面积比上一年猛增了两倍。这一发展态势特别值得引起我们深思和重视近年转基因作物产业化速度相对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该领域整体发展的主要矛盾。
二、pest宏观环境分析针对当前转基因产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可以通过pest分析法对其宏观环境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一)p(政治环境)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转基因产业发展时间不长,但已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这使得我国十分重视转基因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连续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扶持。如:1、2001年,国务院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2008年,转基因专项通过了国务院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