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按《评估规程》编制要求进行报告的编制,要求报告文字简练,图文表相结合,报告附图比例尺根据调查地质灾害点的数量、密度和最终图面的显示效果决定,一般以清晰反映地理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地质灾害分区评估特征为原则;报告附图中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点的
4
f表示内容和方法,按有关规范及《评估规程》要求执行。(三)项目组成人员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二级,因此,参加评估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少于3人,项目负责由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其他两名成员中至少有一个具有专业中、高级职称。(四)工作进度安排根据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评估面积的大小,预计评估工作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具体进度为:资料收集1个工作日,野外踏勘1天,评估大纲编写及审查3个工作日,地质灾害现场调查2天,资料整理3天,报告编制20天,于2011年6月13日左右将评估报告送总院审定,2011年6月16日左右送厅审,6月20日左右向甲方提供评估报告。
四、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及重点
根据评估区域具体地质环境条件,本次地质灾害调查的重点主要为:1、地质环境条件调查:碎屑岩展布区,重点调查岩体风化程度、地质构造发育程度、边坡各种结构面及它们的组合关系、第四系残坡积土体岩性、厚度。碳酸盐岩展布区,重点调查岩溶发育程度、形态、发育特征和规律及其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和规律、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地下水埋藏深度和第四系坡积土体岩性、厚度。2、地质灾害的调查:重点调查斜坡稳定性、崩塌、滑坡、岩溶地面塌陷、危岩等类型,特别是重点调查评估区内危岩、边坡变形的特征和规律。地质灾害的调查,采用现场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各类型地质灾害的调查内容
5
f按《评估规程》中规定执行。
五、质量监控措施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具体措施为:建立由项目负责人、分院技术负责、院总工程师质量把关和监督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具体为:野外调查卡片由项目负责人于当天进行质量审核,报告由分院技术负责审查后交院总工程师审定,修改后交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按评审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后向甲方提供最终成果。
六、预期成果
(一)预期成果1、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报告附图: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12000,附图1);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路线纵断面图(12000,附图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