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现场地面调查为主,原则上不动用钻探、物探手段,可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实施剥土工程。具体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资料收集;
2
f2、现场踏勘;3、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大纲;4、现场地质灾害调查;5、资料整理、综合分析;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二)技术要求1、资料收集在开展地质灾害现场调查前,应收集如下基础地质资料:(1)《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以下称《施工设计》)(湖南省公路设计有限公司,2009年10月);(2)《崇左市江州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110万)(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2005年);(3)《扶绥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110万)(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2006年);(4)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万,崇左、凭祥、友谊关幅);(5)《广西数字地质图及说明书》(150万);(6)《广西地质灾害区划报告》(1100万)(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1993年);(7)《广西环境地质调查报告》(150万)(广西南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研究院,1999年);(8)拟建公路沿线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野外专用含水文地质界线的15万地形图幅。2、现场踏勘
3
f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工程建设场地具体位置、范围,初步了解工程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初步确定评估区范围、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以及根据建设工程的重要性确定评估级别。踏勘时要求对在踏勘过程中发现的较重要的地质环境条件点以及典型地质灾害,进行重点记录和拍摄照片。3、对收集有关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进行综合分析,依据《评估规程》编写大纲。由院总工审查修改后实施。4、现场地质灾害调查在充分熟悉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穿越法进行地质灾害现场调查,不要求执行相应调查比例精度的定点密度要求。野外工作用图采用《施工设计》中的12000路线平面图、12000路线纵断面图及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野外专用含水文地质界线的15万地形图。野外定点采用罗盘定位与GPS定位相结合,以提高定点速度和精度。定点密度: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点按每15~2km定一点并拍照,遇每一个地质灾害点均进行定点记录拍照。现场调查要求按《评估规程》所要求的调查内容和记录格式填写卡片。5、资料整理、综合分析对收集来的资料以及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进行数据统计,根据资料统计结果,拟定评估报告插图、插表、附图编制方案。6、地质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