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
一、单选题:共32题
1.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以及有关封禅和“焚书”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最后由皇帝裁决。这种议事制度被称为朝议制度。下列关于这种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朝议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
B朝议有助于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
C朝议是一种民主决策形式
D朝议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依据材料“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以及有关封禅和“焚书”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可知大臣之间互相商议,群策群力,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失误,提高了执政水平,A、B两项说法不符合题意;秦始皇让大臣进行讨论,听取大臣意见,是一种封建民主的体现,,但决策权最终掌握在皇帝手中,故选C;材料“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最后由皇帝裁决”体现国家最高决策权归皇帝,朝议作用与皇帝个人品质有关,故D项不符合题意。
2.唐太宗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应执论。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也”这说明唐太宗设立中书、门下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皇权专制B减少决策失误C削弱丞相权力D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材料反映了唐太宗要求中书、门下能够及时纠正皇帝诏令的不便,而不要只顾遵守执行,这说明设立中书、门下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决策失误,故B项正确;三省长官均是丞相,彼此牵制,削弱相权,保障了皇权独尊地位,属于目的,但材料没有体现,故A、C两项错误;三省分工明确,才能提高办事效率,但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f3.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的政治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图中显示的时间信息是嘉庆皇帝时期不是清朝初年。中书省和丞相在明朝已经被废除排除A清朝初年设立了内阁但在嘉庆时期其已不具有起草政令的职责B不符合题意雍正帝时期清政府设立军机处负责起草政令、上传下达等事务到嘉庆皇帝时期仍是如此故C正确礼部负责管理祭祀、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等事项排除D项。
4.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