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实为“斥柳”,表达了何种思想?
哲理诗以诗言理,自古有之,不过优秀的哲理诗说理,绝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缘景缘物而起,由景引发理性思考,其生活哲理自然流出。换言之,哲理诗中的理是和景物紧密结合的,是寓理于对事物的描写之中,或称之为形象化的说理。如王之焕《登鹳雀楼》短短四句20个字,将景、情、人、理融为一体,形象化地阐发了“登高方能望远”这一哲理,鼓舞人奋发向上。64观书有感宋朱熹(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斗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江中自在行。细读两首诗,分别体会诗句中蕴含哲理的句子。
65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注:乐游原,长安西南,地势高,可俯视长安城。1诗人“驱车”是因为,“登古原”是为了。2说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句中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66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一、二两句从六个角度对庐山形象作粗略勾勒,却写出了庐山的、,给人以无限的遐想。2三、四句是又是,诗人把观感与哲理结合起来,形象化地阐明了这一道理。
f67水口行舟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开头两句是追叙昨夜遭受暴风骤雨的的景况,三、四句是写清晨的情景。联系全诗,试简析诗人“卷孤篷看”的心理活动。2.说说这首诗所包含的哲理。五、边塞军旅诗这是指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因唐、宋两代开边、戍边、抗敌复国的战争几乎是接连不断,所以边塞诗,军旅诗就应运而生了。唐代的边塞诗多叙写边塞将士孤独艰苦的生活情景,表现驰骋疆场杀敌效国的豪情壮志和乐观精神及他们的思乡之情。前者如王昌龄《从军行》、卢纶《塞下曲》、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后者如王之焕《凉州词》、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等。北宋时代,因与北方少数民族辽和西夏的边界战争连绵,边塞诗大多表现戍边将士杀敌的决心,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到了南宋,这类诗则主要表现矢志抗敌复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壮志及不被重用的焦虑等,闪烁着极浓的爱国主义情怀,主要作家有岳飞、辛弃疾、陆游等。如岳飞的《小重山》、辛弃疾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等。当外敌入侵,国土沦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