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人言诗人的乡思之情尽在一“望”字中。请谈谈你的理解。36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诗人为何“泪不干”?联系全诗试作解说。37旅次朔方唐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一、二两句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它又是为三、四句抒情作品铺垫的。1.从内容上推测,“朔方”比并州距咸阳更近不还是更远?2.从“却望并州是故乡”看,诗人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38月夜唐杜甫夜今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f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李诗“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与杜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作简要评析它们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感情方面的共同点。四、咏物感怀诗咏物诗,是指把大自然的某一事物作为诗的描写对象,但诗人的本意并非只歌咏事物,而是借被歌咏的对象,寄托自己的志向、人格和情趣,或由景物引发理性思考,揭示某种生活的哲理。托物言志或寄情于物,便是这类诗的表现手法。诗人的思想情感又往往与被歌咏的对象有关,因为许多事物在中国的古典艺术中往往被赋予特定的内涵,这一点在前文已述。
39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1.第一句写梅花用“白玉条”作比,意在表现什么?2.末句中,诗人为什么会有“疑”呢?简说其中的原因。3.分条说出此诗中作者意在表现“早梅”什么样的品格?
40北陂杏花宋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1.第二句“各占春”显然指两种形象,它们分别是①②。2.第三句“纵被”一词表明,下面都是诗人由眼前景引发的联想,其作用是3.简要说说后两句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寄托着作者怎样感情?41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用桃杏混芳尘。忽然一夜清蒸发,散作乾坤万里春。1.第一句写白梅生长的环境,意在表现梅花。2.第二句运用手法,进一步写梅花。3.三、四句是写的想象之景,诗人借梅写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42题竹石画(其二)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