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来扮演“独奏者”角色了,即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
f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他们。“促进者”是从教育目的角度提出的。以往的教育是以经济的增长为目的的教育,21世纪的教育是“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领导者”是从教师角色的社会地位角度提出的教师的新职能。未来的基础学校是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家长是合作伙伴,而教师就是领导者。学习社会,教育处于社会的核心位置,教师则是其中的领导者、核心人物。综上可见,教师的职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列举的有关教师角色职能的称谓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既有积极意义,又有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三)教师角色的地位主要依据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和权力三项指标来衡量。从两个方面去认识:教师群体的社会地位;教师角色个体的业内地位。1、教师角色的社会地位2、教师社会地位的前景3、教师角色的业内地位三、教师职业专业化(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提出1、提出背景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巴黎召开了“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业。从此,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并且形成教师专业化运动。当今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最初提出教师职业专业化有两个目标:其一,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其二,提高教师的质量。2、专业化程度的职业的特点专业活动依赖并包含一套普遍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它融专业服务、专业研究、专业学习于一体,属于脑力劳动或智力性实践,从业人员需要接受长期的专门的智力培训;一门专业向社会提供某种具有一定独特性的公共服务;专业具有广泛的高度的自主性,作为这种自主性的前提保证,它对从业人员的入职和解职标准严加控制,并且厉行一套对专业行为具有约束力的伦理规范。3、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必要性教师职业基本上属于脑力劳动,但它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不强,教育研究并未真正成为职业活动的一部分,而且,教师接受培训的时间也不长;教师职业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具有公共性,但不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教师职业有一定的入职和解职标准以及职业道德规范,但要求不高、控制不严,教师职业未取得广泛高度的自主权。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可能性提高教师职业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