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需要配套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是如何规定的?
答:(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需要配套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
f境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3)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的验收应当与对主体工程的验收同时进行。
28、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应如何处理?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于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9、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配备什么辐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答:应当配备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测量报警、辐射监测等仪器。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单位应当有表面污染监测仪。
3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放射性污染的含义是什么?
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3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把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分别分几类?
答: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射线装置分为Ⅰ、Ⅱ、Ⅲ类。
32、什么是一般辐射事故?
一般辐射事故是指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f33、公安、卫生、环保部门在辐射事故应急反应中各承担什么职责?
答:环保部门负责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调查处理和定性定级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监控追缴丢失、被盗的放射源;
公安部门负责丢失、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查和追缴;
卫生主管部门负责辐射事故的医疗应急。
34、什么是放射性废物?
答: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者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者比活度大于国家确定的清洁解控水平,预期不再使用的废弃物。
35、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单位必须建立哪些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
答: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监测制度等。
36、X射线探伤装置和γ射线探伤装置在辐射安全防护方面有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