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数学课件、高中数学教案、数学试卷试题、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学设计12时间和位移
【学习者分析】本人所在学校属于省级示范学校,学生在初中就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究体验,因此他们有探究的基础,优点是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总结、提出并回答问题,不过还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及实验器材问题。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论,探究过程是产生创造思维的温床,过于重视结果可能会导致丧失探究热情,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教材分析】《时间和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第2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两个重要的知识点:1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2会区别位移和路程及时间和时刻。本节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3)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2过程与方法:(1)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2)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重点难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设计思想】由于学生刚刚进入高中,物理难度有所提高,所以在初中与高中物理的转折点上,老师一定要低重心教学,重点把握基础知识。所以采取类比方式进行相关教学。【教学环节】一.课题的引入提问一个走读生,上学是在什么时候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候到校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要想清楚的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仅仅只是用上节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还有必要学习一些新的物理量。二、新课内容1、时间与时刻在开始学生所回答的问题中,学生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而学生在路上所用的就是时间,即时间间隔,它是指两个时刻之差。提问:那么对于高中物理中时间与时刻中说到的第几秒、第几秒初、第几秒末、第几秒内、前几秒、前几秒内意义分别应该怎样理解呢r